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的个人的天花板,而认知本身,也是存在天花板的。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呢?那就是要多读经典书籍,尤其是多读经典的心理学著作,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更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当我翻开第一章的时候,我就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了,并且为自己扼腕叹息,如果能够早点读到这本书的话,那么或许在个人心智模式的自己探索之旅中,会少走很多弯路。我倾佩作者的阅读量之广、思维能力之强,作者将八年博客的内容精选,著成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心理学的大门。
什么是暗时间?
对于时间,我们可能都会存在错觉,认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其实不然。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投入时间」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投入的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作者也是一名程序员,他将人脑和计算机作了类似的对比:你的 CPU 是满载的,你投入的时间就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
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
专注
专注就是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做“流体验”),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这个不是三两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避免多任务切换。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 不仅如此,大脑开始一件任务的时间必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热身」—— 需要一定时间来进入专注的工作或学习的状态,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
举个例子:你写代码写得正 high,忽然被叫去开了一通会,写到一半的代码搁在那儿。等你开完会回来你需要多久能够重新进入状态?又或者,你正在调 bug,你已经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与这个 bug 可能相关的代码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构建了一个大致的地图,就在这时,呃,你又被叫去开了个会(:D),开完会回来,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时间来回想一下刚刚弄清的东西了。
上面的例子在工作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导致时不时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还没做的焦虑来,因为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隐藏的进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断你正在做的事情。所以需要抗干扰能力,
如何锻炼专注和抗干扰能力?在干扰的环境中看书。另外经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
设计你的进度条
进度条的设计
同样的耗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那么整个过程就会让人等得非常焦急,导致一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了事。如果有进度不断更新,那么对整个过程耗时的心理感受就会远低于实际值,用户也不会郁闷到把程序关了。
设计自己的进度条
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善于规划的人,会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再将里程碑分割成 TODO 列表。时间管理中有一个 GTD 方法学,其核心的理念就在于,如果你把任务分割了,你就有了进度条,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断的进展,你总会完成任务或到达你的目标,你会有一个时间估计。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分割,整个的任务或目标对你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和「未完成」,如果不幸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目标,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进度条总是「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未果会耗尽你的耐心,让你下意识的产生“这事什么时候才能完呢?”的疑惑,没有分而治之,你就不知道未来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我们都在 for 循环,区别在于你是什么情况下 break 的。有的人退出阈值高,这是能坚持的一类人,有的人退出阈值低,这类人很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出了。
过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感受到的困难越大,这种恐惧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大。所以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选择的悖论
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这个道理也许能对拖延症晚期的你有所帮助。
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
记忆机制
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实践方法
养成习惯
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创造回忆的机会
第一条很少有人能坚持,所以有了这一条
- 经常与别人讨论
- 整理笔记——良好分类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 书写——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很多时候你也无法真正遍历每条人生路径看看会发生什么,你没有这样的时间资源,取而代之的是你只能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抽象和推广
因为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学习到“未来”的知识,结果就是每堵墙都要去自己撞一遍试试硬度。
我们对心理学存在的误解
提到心理学,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弗洛伊德”,“抑郁症”、“读心术”这些字眼,总觉得关心心理学的都是一些心理阴暗或有问题的家伙,这是对现代心理学典型的误解。
不得不承认,普罗大众对心理学的印象就是如此。而稍微接触心理学领域的人谈及心理学,则肯定会谈及「弗洛伊德」,毕竟他的《梦的解析》影响太大了。真正的现代心理学是什么呢?它是跨学科研究人脑思维的特点以及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帮助你去了解你的大脑,帮助你去更好的利用你的大脑。
与我们的直觉相反,我们大脑的思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陷阱,我们解决日常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并不总是最优的,我们感觉正确的事情有很多是错的,我们习以为常的天经地义的行为也未必就是合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不用怀疑,这些都是正常的,毕竟我们的大脑从远古时代进化而来的,存在着一些原始的情感和条件反射模块,它们是为了能够在远古时代生存并繁衍而产生的,显然这些历史遗留的思维规律并不适应我们目前的现代社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由于资源的匮乏,时常挨饿,所以原始大脑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条件反射模块,时不时的提醒你囤积你目前不需要的能量。所以说减肥就变得异常困难。
上面所说的这个原始的情感和条件反射模块,它就是我们的「原始大脑」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同样拥有着一个「理性大脑」,它拥有着我们人类的高级认知模块,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是在相对较近的进化年代才出现的。「原始大脑」和「理性」大脑并不总是合作无间的。所以很多决策的场合中,我们脑海中总会有两个声音在互相博弈,让我们在作出决定时犹豫不决。而「原始大脑」在千万年的进化长河中忠实地保护着我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努力繁衍后代,这些模块似乎理应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于是可能很不幸决定权就交给了「原始大脑」,所以我们总能作出事后懊悔的决定。
如何让「理性大脑」在决策的时候占决策权,而不是「原始大脑」?经常动用理性思考也能够锻炼理性大脑的“实力”,在更多的决策场合获得压倒性优势。
逃出你的肖申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肖申克,也就是自己的思维监牢。比如说,为什么很多事情,我们一定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呢?作者从心理学方面道出了以下几个缘由:
切身体验
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的负性条件反射也远远更持久。我们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感同身受,但心理学实验同样也表明,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
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
别人在告诉你一个道理的时候往往只能告诉你怎么(how)做,而难以说清为什么(why)要。
朋友给出的道理或故事总是跟他当初经历的情境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记下了朋友的道理和故事,同时也就将这个道理和他当时经历的情境线索给挂钩起来了,于是当类似的情境发生的时候,你的记忆系统就能够根据情境线索提取出朋友当时说给你听的那些道理(《找寻逝去的自我》);然而,这种记忆提取机制同时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当你经历的情境跟朋友当初经历的情境相似性不足(尽管抽象到本质上可能是一回事)的话,你就不会想起他曾经说的那些道理。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道理是听了一堆,结果自己生活中却不会用的原因。
世界是复杂的,未来是不确定的
- 人们根本无法确切地向你保证A选项一定优于B选项:比如,好好学习并不一定会有好的前程;不好好学习也并不一定以后就一塌糊涂。
- 人类天生有一种寻求确定性的需要,以及控制周遭的小世界的需求。我们总是希望听到“你只要这样这样,以后就一定能够那样那样”这类令人安心的话。然而与我们的控制错觉相反,这个世界有太多因素是不确定的,除了自己的因素比较可控之外,外界的机遇因素几乎完全不是能够控制或预测的。
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
如果我们在听到别人的道理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心理上的倾向,那么即便别人给出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我们也会竭力为自己辩护;又由于世界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几乎总是能够找到辩护的借口——“上次报纸上说一个英国老太太每天必吸一支烟,活了一百多岁呢。”
失败即成功
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在撞南墙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于尚未有人走过的路),并到达成功的彼岸。
情绪对照
经历了失败之后,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便会觉得更理直气壮。如果没有经历失败后的糟糕记忆,我们就算理性地认识到目前的做法是更合适的,也很难从情绪上强烈地感受到这么做的「正确感」。
天性
如前面所说的「原始大脑」和「理性大脑」。
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核心竞争力呢?有如下几点:
专业领域技能
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你的专业技能越强,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这个自是不用多说的。
跨领域的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达沟通能力,Open Mind。
学习能力
严格来说学习能力也属于跨领域的技能,但由于实在太重要,并且跨任何领域,所以独立出来。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续学习和思考新知识。
性格要素
严格来说这也属于跨领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专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能力,这是改进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谦卑(自信和谦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到,后者是不要总认为自己确信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Keep an open mind)等等。
锤子与钉子(鱼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
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 即之所以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是因为人倾向于在既有框架下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觉察到框架约束的存在,正如鱼觉察不到水的存在一样。这是作为技术人常常会犯的错误。
心中有锤,就容易为其奴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屁股决定脑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黄金大锤再说,而且往往还颇有成就感,却将自己真正原本要解决的问题抛在脑后了。始终莫要忘记提醒自己,“问题是什么?” 但毫无疑问,没有锤子是万万不行的,没有谁会傻到徒手钉钉。重点是选择合适你的工具。这又要求在学习工具的时候始终别忘记它的适用范围。
如果你想钉一个钉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锤子。如果你心中专注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你所看到的东西就会呈现出以往你没有看到的一面。 举个例子:阿基米德洗了一辈子的澡,然而,只有那一次,当他想要解决皇冠密度问题的时候,想到可以利用排水体积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最后
除了以上的关于时间管理和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这本书还讲述了作者本人在其母校南大的七年生活经历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一些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非常值得你去书中阅读。除此以外,作者还在书的后篇,花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算法,包括「算法为什么这么难」、「如何去学习算法」以及「算法与数学」等知识。算法也一直是我的弱项,这后篇的内容我还是需要二次研读的。